中考前一周,语文该重点突击哪些方面?还有哪些知识点是考生们忽略了的?本期,商报中高考名师团讲师、松柏中学语文老师潘海红将为考生讲解在最后复习阶段基础题、阅读题及作文题如何有效复习。
人物名片
潘海红 松柏中学高级教师、教务处副主任。市骨干教师、市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。长期在语文教学第一线工作,有丰富的毕业班教学经验。多次在省市区说课、创新大赛中获一二等奖。曾被评为“厦门市优秀教师”、“思明区百佳优秀教师”。
基础题 回归课本,加强识记内容
1、熟记圈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
①对于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推荐的优秀诗文50篇,必须熟读熟记,做到篇篇落实。机械性默写只是最基本的,还要注重考试中的理解性默写和迁移性默写。②对于课内古文阅读部分,要全面掌握字词意义(包括通假字、古今异义、一词多义等),了解重要的文言句式,同时重视古文阅读,要能了解其主要内容及其写法。
需要提醒的是,古文阅读的最后一道试题有一定的难度,这也成为决定考生古文得分的关键。处理这类试题,除了要求同学们把近几年中考的相关试题做好之外,更要关注这篇古文与当今社会热点的关系,关注能否从更新的角度对古文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解读。如,2005年厦门中考试卷第21题:读了[甲]段和[乙]段之后,你一定对“守信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,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“守信”的看法(关注的是社会诚信问题)。2006年厦门中考试卷第19题的(2)你怎样看待“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”这种做法?请结合[乙]段内容谈谈(关注的是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)。
2、按六要素记忆课外阅读
今年的考试说明明确规定了七本课外必读书目,重点考查考生课外阅读的真实阅读情况,因此考生对相关书目的主要人物、性格特点及其相关情节一定要了解,可按照记叙的六要素来加以记忆。
例如今年的市质检题第11题:(3)梁山众好汉有勇有谋,各显神威,“林冲棒打洪教头”、“吴用智取生辰纲”、“宋江怒杀阎婆惜”、“汴京城杨志卖刀”———好汉们的这些壮举,都极富传奇色彩。请从这几则故事中任选你印象最深的一则,依据原著内容简述其主要情节(不少于50字)。
作文题 理素材,定文体
在最后的冲刺阶段,作文部分也不能放松,可以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复习:
1、整理素材。考生可按“亲情、友情”、“人格、道德、品质”、“自然(风、水、山等)”等主题,整理归类平时所写的作文习作或搜索整理相关的写作素材。同时关注社会热点,对时尚和流行的元素要加以注意。
2、明确文体,注意各类文体的基本特点。今年市质检作文要求之一是“自选文体(诗歌除外),依照所选文体的要求作文。”因此一定要明确各类文体特点,可通过记住不同题材的范例(可从课文或优秀作文中找寻)来记忆了解。
3、作文思维训练。拿到题目首先要筛选信息,鲜明立意,确定“为什么写”;然后知道“用什么写”,要善于化大为小,小中见大;最后考虑“该怎么写”,发挥个人优势,进行个性写作。
此外还要重点关注一些得分点: ①审题:在考场作文审题时要删繁就简,要想想与平时写作中常见的题目是否有联系,因为写熟悉的文章比写一个陌生的题目要更容易一些。②开头: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、生动、优美,可考虑选用如下开头方法:开门见山式、名言警句式、精辟设喻式、题记式等。③立意:考生应在文章的显要处用简明而精彩句子表达文章主旨,以便阅卷老师迅速了解你的文意。④创新:考场作文在立意和写法上首先要以正确、恰当、稳妥为原则,然后再做创新的考虑。不要盲目冒险。记住文章文体特征要鲜明。
阅读题 从相似题型中归纳解题方法
阅读的难点主要有:
1、是否立足文本。不能把阅读题做好的原因:①对文段的理解有偏差,因此在阅读时要大胆地在试题卷(不是答题卡)上做阅读标记,如做上段落序号、画出每段的第一句话或中心句、标注出文本中的议论抒情句,同时关注文章的标题、第一段、最后一段,这三处往往是标示整篇文章内容和情感倾向的重要部分。②不善于从文中寻找答案。这就需要考生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,根据题目要求,或直接摘取原文词句,或从原文语句中概括出关键词,或综合概括有关信息,用自己的话表述答案。切记答题时要做到:词不离句、句不离段、段不离篇。如市九年级上质检试卷第22题:“‘鹦鹉流浪汉’来了,又走了。在鹦鹉流浪汉‘被收留—被圈养—出逃’的过程中,我对它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?请联系文章内容具体谈谈”。回答这题一定要通读全文,才能找到相关文段,同时还得关注一些关键词语:2段的“托”4段的“急忙”“小心”、10段的“安分守己”、12段的“它是需要个伴儿”、20段的“我甚至来不及对它喊一声:你就不能再等一等吗?”、21段的“就这样,来了,又走了”、21段的“可惜……才懂得……”等,即可概括整理出答案。
2、条理是否清晰。要学会把答案分成若干个小点,并且用①②③这样比较明确的方式或用分号“;”标示出来,既便于阅卷老师批改,同时也会使你的卷面悦目清晰。特别是现在实行了网上阅卷,这点更值得注意。
3、是否区分清楚阅读术语。如论证方法、说明方法、修辞方法等名称对照。
4、是否掌握了相类似题型的答题方法。要真正做好阅读,方法始终是最关键的。可以把一些相似的阅读试题找出来,并且把它们的答案好好比较研究一下,从而寻找并总结出解决此类试题的方法。 如运用修辞的句子,方法就是修辞(手法)+表达的作用+写的内容+表达的思想感情;是没有运用修辞的,方法就是从文章中选1~2个重点词+解释词语+所写的内容+表达的情感。
考场提示
1、试题的设置,往往是由易到难,题目间常有一定的联系,前一个题目往往对后一个题目的回答有所启发。
2、掌握“文难题易,文易题难”的出卷规律,因此碰到不易读懂的文章切不必惊慌。
3、剩下的一周里要加强答题速度的训练。
4、对近三年的我市中考试题一定要规范地“过”一遍。
5、注意书写,保持卷面整洁。